星空直播间在线体育:马晓霖:美俄阿拉斯加峰会不会逆转乌克兰大失败

英德星空体育直播app:

  当地时间8月15日午夜,引人注目的美国俄罗斯峰会在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结束,双方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相约后续再谈。这场被美国总统特朗曾预言“失败概率”只有25%的峰会,尽管貌似收获有限,但顺利举行本身已成为美俄关系转圜的里程碑,更何况还确定了后续谈判的共识,因此,有望为俄乌冲突以领土换停火奠定基础,自然也无法逆转乌克兰乃至欧洲的大失败。

  据悉,美俄峰会采取了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各自牵头的“3+3”对谈模式,前后延续近三个小时。会谈结束后,特朗普和普京如约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并在比较融洽的气氛中对峰会给予较高评价。

  普京强调这场“谈判富有成效,气氛积极,内容非常深刻和清晰。”他形容俄美两国是有“共同历史遗产(指阿拉斯加)”并被大洋隔开的“亲密邻居”,也曾对抗过共同敌人。但是,上次峰会结束四年来,两国关系“已跌落到冷战以来最低点”,这不符合两国和全世界的利益,双方需要从对抗转向对话。

  普京在谈到俄乌战争时赞赏特朗普付出的主和努力,指出“乌克兰事件”对俄罗斯构成根本性威胁,期待“让乌克兰的解决方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消除所有最初的危机,必须确保考虑到所有关于建立欧洲公平和平衡的法律”。普京承诺“乌克兰的安全也必须得到保障”并将致力于与美方达成目标,“为乌克兰的和平开辟道路”,期待乌克兰和欧洲各国都能“以建设性态度接受这一切,不设置任何障碍,不试图通过挑衅和幕后阴谋来破坏这一进程”。

  特朗普宣称与普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议,我们在很多点上达成一致,我想说,大部分(要点)都同意了,有几个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所以,在达成协议前,一切都还不算数。”

  特朗普表示,他随后将通过电话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北约和欧洲领导人通报峰会内容及进展,并强调(是否达成协议)最终取决于他们的态度。特朗普还乐观地表示,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地方依然“很有机会实现它”。

  普京在发布会上建议下一次美俄峰会在莫斯科举行,特朗普对此未置可否,顺口说此事对美方“挺麻烦。不过,特朗普对普京到访表示感谢并称对谈判结果“打10分”,还收回此前对俄方将承受“难以处理的后果”的警告。

  美俄阿拉斯加峰会举世关注,首先不在于它一定能为俄乌双方带来和平,而是打破西方政治禁忌,开启俄乌战争爆发三年来的首次美俄元首会晤。被大部分西方国家集体、被西方七国集团(G7)逐出俱乐部并因俄乌战争而被罗马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普京,如今竟然成为西方盟主美国的座上宾,而且享受特朗普亲自到专机舷梯口迎接并同车前往会谈地点的超高礼遇,无疑让美国的欧洲和北约伙伴备受戏弄和羞辱,也证明特朗普的确是一个不讲价值观、道德观和贞操观的交易型领导人。

  从这个角度看,阿拉斯加峰会也算创造了历史,因为这不仅是俄罗斯领导人首次访问这块被出售给美国的俄罗斯故土,也是美国时隔十年后再次迎接俄罗斯总统到访。此外,阿拉斯加峰会不仅是2019年后特朗普与普京首次会晤,也是自2021年5月拜登与普京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后的又一次俄美峰会。从双边关系角度看,阿拉斯加峰会见证和促进了美俄关系的进一步修复和转暖,也见证和夯实了特朗普与普京个人关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但是,阿拉斯加并没有为俄乌危机的解决带来实质性突破,甚至临门一脚时,双方都大幅度的降低对峰会结果的预期,包括不会签署协议。原因很简单,其一峰会筹备得十分仓促,其二事关乌克兰领土和主权。峰会举行前,双方团队在有限时间内充分磋商、摸底,显然来不及达成书面协议,或不太合适形成书面文件。因此,阿拉斯加峰会变成美俄双边关系修复之旅,以及俄乌和平探索之旅。

  开启阿拉斯加旅程前,特朗普已明确此次峰会的阶段性任务,承诺不与普京敲定任何协议,而是把协议留给此后的美俄及乌克兰三方会晤。他对媒体称,“如果这是一次很好的会晤,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和平”。“第二次(三方)会晤将非常很重要,因为这将是他们达成协议的会晤”。

  特朗普还露骨地说,“我不想用‘瓜分’这个词,但在某一些程度上,这不是一个坏词”。显然,特朗普是认可乌克兰土地被俄罗斯割占这个现实的,也一直或明或暗地向乌克兰和其他西方伙伴推销这个方案。特朗普积极谋划与推动阿拉斯加峰会,很可能是要求俄罗斯同意停火而为后续“土地换和平”或“土地换安全”创造条件。换言之,只要俄罗斯同意全面乃至局部停火,比如不再发动地面攻势夺占更多乌克兰土地,或者停止针对乌克兰纵深目标的大规模空袭,特朗普就有理由和底气说服或迫使乌克兰及其欧洲主战伙伴们接受现实。

  阿拉斯加峰会没有达成完全一致,最终的原因也可能在于俄方还没有实现预期的土地控制目标,比如完全控制顿巴斯地区;也可能俄方还希望美国及北约对其当下领土诉求和长远安全诉求特别是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提供更可靠的担保机制。

  阿拉斯加峰会虽然没有签署任何文字协议,但是,依然让乌克兰及其大多数欧洲伙伴不开心、不放心和不乐观。因为,牺牲乌克兰和欧洲安全利益的最终结果已呼之欲出,签署协议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不是这种妥协是否做出的问题。

  普京应邀赴会前,俄方底牌早已摊在桌面而世人皆知,其核心条款就是乌克兰必须割让部分土地并放弃加入北约;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也公开透明,即要求俄罗斯尽快停火换取西方解除制裁,但并不要求俄罗斯从既占乌克兰土地撤军。特朗普为阿拉斯加峰会预热所提到的“瓜分”前景,就是最好的政策注脚。

  英国《》最近援引美国家安全委员会人士的话说,美俄已讨论过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长期占领的可能模式,其中一种方案借鉴了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对乌克兰被占领土拥有军事和经济控制权,并在当地自行建立政府——这个报道虽然被白宫否认为假新闻,但是,它显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就是笔者几年前曾展望并预测过的俄乌冲突最终悲剧:乌克兰问题的“巴勒斯坦化”。

  面对美国貌似公允调停实则对俄罗斯采取绥靖政策,以及欧洲没办法摆脱对美国的情感和实力依赖这个现实,乌克兰及其欧洲伙伴都已失去信心和底气。尽管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人不会把自己的土地送给占领者”,但是,他比以前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迫切希望参与美俄峰会,甚至希望无条件地举行乌俄峰会。

  北约秘书长吕特8月1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无奈地表示,乌克兰最终可能不得不接受俄罗斯对部分被占领土的实际控制。这种控制是基于“事实性”的承认,而非“法律性”的承认。这是迄今为止,北约领坦率、最直白的一次关于俄乌战争和平出路的表态。

  阿拉斯加峰会前夕,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会见泽连斯基,意大利、法国、英国、波兰、芬兰领导人,以及欧盟理事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等也通过视频参加。会后,默茨代表欧洲伙伴向特朗普提出确保欧洲和乌克兰基本安全利益的五条要求:包括乌克兰必须参与后续会谈,和平方案达成前先行停火,领土主张必须以现有战线为基础,乌克兰必须得到安全保障,对俄谈判应基于“共同的跨大西洋战略”。

  阿拉斯加峰会虽然没有达成里程碑协议,但是,它本身确有里程碑意义,不仅意味着美俄关系由冷转暖更上层楼,也代表着俄乌战争朝着美俄妥协和乌欧让步的“战略赛点”更近一步。既然特朗普与普京已同意继续举行峰会,也不排除普京建议的莫斯科选择成为现实。下次峰会也许将成为转折性的收官谈判,无论是仅限于美俄双方,还是包含美俄乌三方乃至美俄乌和欧盟或北约四方。

  “俄罗斯惨胜、乌克兰惨败”的俄乌战争前景日益清晰可见,因为战争获胜的天平越来越明显地向俄罗斯方向摇摆并接近其停火条件:乌克兰军队撤出顿巴斯残存控制区,使俄罗斯完全控制顿涅斯克州、卢甘斯克州、赫尔松、扎布罗热四州和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前线日承认,固守顿涅斯克西南角的乌军面临被包围的危险,该州行政长官13日更悲观地表示,俄军已完全控制顿涅斯克前线。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很难在谈判桌上得到;谈判桌上拿不到的东西只能靠战场上去争取。无论是谈判桌还是战场,由于美国几乎完全倒向俄罗斯,乌克兰及其欧洲伙伴都将是输家,也许下次美俄峰会或多边峰会举行前,俄罗斯军队就会取得战场既定目标,届时,乌克兰及其欧洲伙伴,不得不吞下割让土地换取和平的苦果。